◕ 海上·活力
这里虽然没有纷杂的市井,但有的是魅力的形象与百态;这里虽然没有波澜的山川,但有的是独特的视角与活力;这里虽然没有国家、地域的划分,但有的是当代的影像的追求与时尚……
别开生面的“海上·活力”第三届上海青年摄影大展获奖者首轮9进6现场PK在上海建工大厦报告厅上演。300余名海选中脱颖而出的9位纪实、创意和商业类的青年摄影佼佼者,走上了影像PK的舞台,他们用图像和心声展现上海青年的摄影境界和激情。
◕ 首轮PK现场
◕ 评选现场
中国摄协秘书长高琴、中国摄协副主席、市摄协副主席雍和,市摄协副主席、《东方早报》副主编常河,市摄影协副主席、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林路,市青年文联副主席,市摄协职业摄影师分会副会长宋波出席了此次“视觉·摄影说”PK活动并担任评委。上海市文联副主席迟志刚,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联络处处长吴忠民,市摄协副主席丁和,市摄协副主席、新闻晨报摄影部主任王杰,市摄协秘书长杜家美等领导与300余名摄影各界的朋友和市民摄影爱好者现场观摩。
◕ 中国摄影家协会秘书长高琴女士担任评委并讲话
◕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、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雍和先生翻阅评选材料
为了体现上海青年摄影艺术大展的宗旨——“海上·活力”,本届大展以“海上·摄影说”为主题,通过青年作者的智力与阅历,叙述作品的感悟、创意和理想,展现摄影的追求、理念以及榜样。为突出“展现”与“互动”,进一步发挥青年的特点,让更多的青年摄影者参与,本届大展的作品产生采用海选、导师策展和摄影PK三种递进形式进行。海选为社会公开征稿,经专家评审团评选出47件(组照)为入选作品,其中9件为获奖候选作品,采取导师(摄影专家或学者)和获奖候选作品 的青年摄影作者之间双向选择,由导师对青年摄影者的作品、摄影理论和艺术素养以及展览等进行策展。摄影“PK”紧扣本届大展“海上·摄影说”主题,经过“视觉·摄影说”、“活力·拍摄秀” 和最终的“海上·摄影说”PK与淘汰,最后决出金、银、铜奖,产生“上海青年摄影榜样”和“上海市文联青年培养计划”人选。
◕ 海选出的9位选手合影
◕ 选手亮相
◕ 选手自述1
◕ 选手自述2
◕ 选手自述3
◕ 选手自述4
参加现场PK的9位选手来自不同的职业,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,现场都展现了自己和作品独有的特色。选手分为两组,首选出4位直接晋级,最后待选5位选手再次同台PK晋级2位。最终庄怡辰、赖鑫琳、郭一、邵俊杰、陈墨墨、陈荣辉6位选手顺利晋级下一轮的拍摄演绎“活力·拍摄秀”环节,他们来自纪实、创意和商业三个不同的摄影门类。
◕ 首轮PK晋级的选手们与评委及导师合影
中国摄影家协会秘书长高琴在评选之后表示,这样新颖的评选方式是中国摄影界第一次,是有创新意义的一次尝试,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在推动上海青年摄影发展方面做出了极大的努力,中摄协所倡导的目标是一致的,都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和帮助青年摄影家的成长与发展。大赛的“活力”二字很好的诠释了青年人的力量。希望“活力”给上海摄影带来新的成长和进步。
两年一届的“海上·活力”上海青年摄影大展创立于2011年,以培养新人和出新人为目的。致力于挖掘和培养具潜质的青年摄影家,给才华横溢、多元创新的青年摄影人搭建成长成才、脱颖而出的平台,为上海摄影事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人才保障。
本届大展由上海市文联指导、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主办、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为支持单位。征稿对象为具有中国国籍、持上海户籍、上海户籍者在国内外省市和在国外、或者非上海户籍在上海工作及生活的中国或者外籍青年,年龄在14 —40岁,即1975年1月1日~2001年12月31日之间出生的青年摄影记者、职业摄影师、在校学生,以及青年摄影爱好者。最终获奖者作品将于2015年12月在上海展出,海选入选作品将在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官网上公展。
上海市摄影家协会
2015-11-26